計畫成員歷史學系楊瑞松教授於《経済史研究》第23期發表論文〈身体イメージ・集团記憶・ナショナル・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ー:近代中国のナショナル・アイデンティの形成過程における身体の要素(閻立 譯)〉。此篇文章主要是探討近代中國國民認同形成過程中,會受到哪些重要事件影響而造成身體上的歷史記憶,而所謂集體記憶並非先天形成的,而是經由後天社會性的建構,須經由後天學習所得來。此篇論文的重點為近代中國國民的族群認同是經由什麼樣的意象去勾畫出結構框架,並且探討何以形成。
計畫成員歷史學系藍適齊副教授於1月11日至12日間,赴京都大學參加「冷戦期東アジアにおける知の構築」國際工作坊,此工作坊的成員包含韓國,臺灣,中國,美國和日本的研究人員。與會學者正在共同編寫一本書,並且以三種語言(日語,英語和中文)出版。與會學者在這場工作坊中藉由論文的發表發現彼此之間對於冷戰東亞的相關領域有許多共同的觀點,並且進行密切的交流。藍適齊副教授於此工作坊中發表論文〈How the Cold War Shaped‘China’: U.S. Aid, Chinese Overseas Students in Taiwan, and Overseas Chinese Media〉。
計畫成員歷史學系藍適齊副教授於2月3日至日本立教大學發表演講,講題為〈You Are What You Speak: Taiwanese military interpreters during WWII〉,主要重點為二次大戰期間,臺灣因為受日本殖民,因此有許多臺灣人在戰時為日本擔任口譯員,並且於1937年日軍侵華之時起,至1941年侵犯東南亞之時,召募大量臺灣人至其新佔領土地擔任口譯員的情形。
計畫成員台灣史研究所李衣雲副教授於2月15日至臺北市「臺灣漫畫基地」發表演講,演講主題為〈臺灣漫畫內容脈絡與大衆文化〉。此場演講從三個角度切入主題,首先以漫畫與歷史之間的互動角度來說明兩者的關係;再者說明漫畫內容與大眾文化認知基礎的意義;最後則講述大眾文化與漫畫的歷史脈絡。
計畫團隊於2月15日於臺南市葉石濤文學紀念館舉辦 「1950年代臺灣政治與文學論壇」。活動首先為「葉石濤與1950年代的臺灣文學」專題討論,由愛知大學黃英哲教授與日本法政大學西田勝教授、靜宜大學彭瑞金教授進行對談,文藻外語大學謝惠貞副教授負責日語同步口譯。活動第二部分由計畫成員文學院院長暨歷史學系教授薛化元主持,由國立政治大學兩位研究生進行論文報告,郭佩瑜研究生報告題目為「陳誠從省主席到行政院長的臺灣歷史轉折」,陳致妤研究生報告題目為「1950年代國民黨選舉不當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