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以四項子計畫(一)豐壤:強化教學創新精進學習環境;(二)通寰:推動學院國際化交流;(三)鳴應:推動跨領域人才培育及特色領域研發;(四)致用:強化產學連結交流,展開112年各項活動,說明如下:
首先是「豐壤:強化教學創新精進學習環境」。文學院於112年度推行了諸多出版物的出版及各式學術研討會及活動。中國文學系在協助研究所學生籌辦「2023年道南論衡全國研究生學術研討會」方面成績卓越。這次研討會吸引了44篇來稿,最終入圍的13篇論文於2023年11月4日在研討會上進行了精彩的發表。此活動促使學生與專業領域交流,提升了他們的學術能力與實務經驗。歷史學系在這項計畫中負責補助出版學生刊物,成功出版了《史粹》一本。這本刊物於2023年11月面世,收錄了5篇學術論文,為學生提供了發表研究成果並參與出版印刷的實際機會,有力地豐富了他們的學術生活。此外,宗教研究所於2023年6月舉辦了「2023政大宗教研究生論壇」,主題廣泛涵蓋當代臺灣宗教發展、女神與女性相關研究、東南亞華人宗教傳統等多方面。透過投稿、討論和講評,這次論壇匯聚了國內外研究生的智慧,使研究主題從經典、歷史、儀式等各個面向來探討宗教對個人與社會所具有的正向價值。兩日的論壇活動總計有約120人次參與,成功促成跨學科學術能量的拓展。 台灣文學研究所亦於2023年11月舉辦「2023政台清成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交流研討會」,共發表15篇論文,參與人數約60人次。
其次是「通寰:推動學院國際化交流」。此項目強調學生參與國際事務的重要性。相較於疫情的特殊時期,今年度文學院成功補助60位學生前往越南、泰國、日本、韓國、中國、美國、葡萄牙、法國、捷克等多國。同時,推動18位國際學者互訪、籌辦國際研討會5場、舉辦國內外學者專題演講48場,並補助15位學生的國外移地教學。文學院也積極促進專業期刊國際化,包括《政大中文學報》、《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台灣文學學報》等多本出版物皆在2023年積極展開翻譯和投稿的工作。这一舉措有助於提升這些期刊的國際知名度,促進學術研究的跨國交流,進一步拓展了文學院在國際學術領域的影響力。
第三是「鳴應:推動跨領域人才培育及特色領域研發」。文學院積極推動了跨學科的對話和知識交流合作,透過學分學程的開設,為學生提供了多元的學科知識,促成教師共同開發和跨學科課程。本年度,文學院特別補助支持中文系的「跨域‧創新‧實踐──應用中文學分學程」以及歷史系的「近代社會的身體與性別跨領域學分學程」,期望培養學生的跨領域能力,推動特色領域的深度研發,為學生提供更全面的學術視野和實踐經驗。
最後是「致用:強化產學連結交流」。本項目強調將學習應用於實務。今年度,文學院舉辦了多項活動,包括系友講座、圖書資訊學術與實務研討會等,旨在提供學生、校友和產業界專家進行交流的平台,進一步擴展產學連結。產學相關的學術活動包括歷史系的「史學應用/職涯探索」講座、圖檔所的「圖書資訊學術與實務」研討會,以及宗教所的「宗教學營會」等。同時,文學院也補助了25位學生參與國際實習活動,為他們提供在實際環境中累積實務經驗的機會。这些活動的舉辦旨在強化學術知識與實務應用的連結,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