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 111 年度之執行包括以下具體成果:
一、配合統整教育部第二期USR計畫,辦理推動第三期USR計畫校內徵件
本校教育部第二期大學社會實踐計畫(以下稱USR計畫)「興隆安康,共好文山」大學與社區共善計畫,及「偏鄉K-12人文藝術與科技素養提升」計畫之 111 年度成果評核作業已於 10 月辦理完畢。另配合教育部推動第三期USR計畫,辦公室於 111 年 8 月起辦理校內徵件與審查,並於隔年初配合教育部公告時程辦理計畫申請相關事宜。
二、結合三個USR Hub種子計畫與支持三個種子培育計畫
配合本校 111 年度高教深耕計畫之 USR Hub 計畫的推動,「從臺北茶路孵化社會企業」、「都市周邊的里山計畫—發展德國農村度假的東方模式計畫」、「原鄉原民的文化與產業」三項計畫皆以地方創生為主要目標,與包括文山、深坑、石碇、坪林、平溪等地之地方創生及農民團體合作,共同推動有機農產、農村小旅行及長期渡假,並引介由本校校友、師生合作成立之社會企業來改善農人生計、守護大地。同時,也與校內單位合作,辦理「食全食美疫起找茶」系列講座、地方創生研習營,帶領校內師生認識茶文化產業在環境變遷下所面臨的挑戰與變革,以及深入原鄉地區,認識有機農業與體驗原住民族部落生活,並藉此促使年輕學子投入地方創生領域、發想地方創生策略。
此外,本校高教深耕 USR Hub 種子培育計畫,包括:「健康促進與數據科學—深耕慢性病科技照護人才培育計畫」、「創新國際連結:新住民數位行銷教育計畫」、「台灣印尼移工的遠距親職培力」,分別針對健康議題之科技照護、新住民創業、移工議題等,發揮院所科系之專業,同時也與高雄醫學大學、國家衛生研究院等校外單位合作,並融入數位科技之創新技能。除了校外單位,辦公室也積極媒合校內其他計畫,如「南島國際發展計畫」與「原鄉原民計畫」,共同推動國際社會連結,並以永續發展為目標。
三、透過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官方網站及粉絲專頁,增進各界對本校 USR 之認識,促進相關資訊之傳遞與交流
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的官方網站與Facebook 粉絲專頁有專人負責更新維護,除了提供本校大學社會責任相關計畫、活動宣傳、活動成果等資訊之外,也經由平臺與在地連結,分享 USR 相關活動訊息,增加在地社區民眾與辦公室人員互動,有利校內外各相關團隊資訊的交流及社群網絡間的連結。
四、編撰政治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年度報告
本校於 111 年 3 月已順利完成出版第二期 2021 年度報告書《三生有幸——生計、生活、生態》,電子書已放置於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官方網站上供各界有興趣之人士參閱(https://usr.nccu.edu.tw/zh-tw/reports)。
五、推動地方創生 50+1 社會企業
本校以 50+1(50個消費者支持 1 個農家)於大文山區、彰化縣福興鄉與新竹尖石鄉推動「農人好生計、人人好生活」理念,積極邀請政大校友、企業 CSR 與在地企業支持成立 50+1 社會企業,以有機農產、農村小旅行及長期渡假等永續經營方式,提升地方產業、培育地方人才。 111 年除協助成立「政大永續 50+1」社會企業,亦組成「政治大學 50+1 地方創生協會」處理共同事務,串聯各 50+1 社會企業與 USR Hub 計畫的協力,共同推動「守護大地、消滅貧窮、創造幸福」此一人類社會生活圖像的願景。
六、推動大學社會責任跨校/界合作,拓展 USR 國際連結
為深化與地方的連結及本校師生對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價值理念的認同,辦公室除持續與「大文山大學社會責任聯盟」及「臺灣聯合大學系統」所屬學校合作外,亦積極主辦及參與各界 USR 相關活動。
(一)跨校、跨界之交流與合作
- 辦公室拜訪國立東華大學、國立臺東大學、法鼓文理學院及宜蘭大學,進行教育合作參訪活動,希望能達成跨校跨領域的多方合作與資源共享,擴展學生對於大學社會責任及南島與原住民族文化領域的多元視野。
- 積極開設跨校課程,如透過與高醫合作的「醫病風險數據與醫療(照護)管理課程」、與在地青創團體合作的「地方創生入門」,以及與中興大學合作,由柳婉郁教授開設之「氣候變遷與永續旅遊」、林慧玲教授開設之「園藝與生活」等通識課程,以深化政大師生對於醫療照護及永續農業的理解與認知。將學生培力領域擴及醫療照護與永續農業方向,藉以提升學生對永續發展的理解。
- 「臺北茶路計畫」與深坑農會合作,辦理有機農業相關講座,提升茶農有機驗證相關知識,並媒合茶農與政治大學 50+1 地方創生協會,為茶農申請有機轉型提供補助,結合 50+1 社會企業協助其產品銷售。
- 「都市里山計畫」與農科院、千里步道協會、人禾基金會、坪林青創基地、各地區公所等合作辦理地方創生論壇,邀集各界代表共同討論地方發展的未來展望。透過與地方創生課程的結合,將研究成果與地方現況結合,縮短學校與地方產業之差距,建立未來地方創生人才之興趣及能力。
- 「原鄉原民計畫」與小米方舟合作,推動自然農法與小米文化工作,辦理生態文化體驗課程,協助建立部落教室,擴展其設備、師資與教材;偕同泰雅知識中心進入泰雅族部落,提供部落對於傳統領域劃設、部落地圖設計的學術支持,並協助部落完成部落地圖的建立;與政大附中自主微課程合作,籌辦原住民族知識體系講座、食農教育系列講座及學生策展,促進學生對永續的認識與素養。
(二)拓展國際速結
- 為落實大學社會責任之實踐,推動原住民文化與產業,及拓展南島國際論壇與服務,本校以原住民學程、南島學分程等為基礎,結合長期深耕的原住民研究中心、南島論壇、伊富高海外研基地,並與國立東華大學、國立臺東大學,以及夏威夷紐西蘭、菲律賓、斐濟等地區夥伴大學,形成一大學教學與研究聯盟。
- 配合南島研究講座辦公室,辦理原住民知識、資源管理與環境規劃系列講座,探討原住民族知識系統、族群文化影響,及土地開發及環境規劃等議題。
- 除疫情期間輔以數位虛擬連結外,於疫情舒緩後,即帶領學生前往帛硫與菲律賓進行實地參訪,積極投入亞太地區的實體鏈結,共同拓展南島國際論壇與服務等相關面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