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計畫執行由兩大部分組成,為中文通識課程及中文寫作中心。中文通識課程,透過寫作訓練計劃、中文通識深耕論文獎、通識課程講座等活動,提供學生更多元的體驗。中文寫作中心,則提供一對一的寫作輔導員諮詢,供學生諮詢論文、課堂報告、履歷撰寫、外文翻譯等相關寫作問題。
- 中文通識課程改造與深耕
- 教學助理協力與資源輔助
學期初,由教學助理與老師配合課程大綱擬定「寫作訓練計劃」,教學助理亦赴班進行「論文寫作教學」,協助同學進行論文寫作訓練、初步掌握學術範式,著力於培養學生可帶走之「學術基礎語言」能力。
- 通識課程講座
為豐富化課程之需要,本計畫補助通識課老師以一門課一講師的原則,邀請與課堂主題相關之講者蒞校與學生分享。
- 全校中文通識深耕論文獎
為鼓勵修習中文通識課程學生,將課堂學術寫作之小論文成果投稿,108年首次辦理全校性「中文通識深耕論文獎」,徵稿對象為本校大學部學生。舉辦至今,來稿題目面向深廣,橫跨文學、思想、語言文字類,其中亦有影像相關文化研究、或延伸相關文創應用討論之文章。
- 寫作中心業務與創新
- 例行寫作諮詢
本年度上下學期,各聘請5位寫作輔導員給予同學文字諮詢,主要來自論文之編輯格式、問題意識鎖定、文獻回顧等等,此外亦涵蓋課堂報告、個人履歷、外文翻譯潤稿等等。
- 構建課後平台資源:學術寫作部落格Medium
除了本計畫活動官網、粉專外,為系統性盤點過往學術寫作教學成果,也更方便同學能取得相關學術寫作資源,亦設立Medium寫作部落格,專門刊載學術寫作技巧、寫作工具書書介等。
- 論文月活動及教學簡報公版
過往由寫作中心輔導員所舉辦的工作坊,主要為每學期舉辦3-4場連續講座形式。自109年度起,首次以「論文月」方式發想設計,期能透過中文通識課程、輔導員講座、例行諮詢,進行點、線、面的串聯,讓學習的鋪排更全面。另,進行「論文教學寫作公版PPT」製作與教學,內容涵蓋5個主題:(一)論文架構與形式入門 (二)什麼是「問題意識」?(三)文獻回顧的那些小事 (四)從改述到摘要(五)批判性寫作入門。112-1學期另新增(六)資料庫檢索。上述主題皆由中文系黃庭頎老師偕同寫作輔導員製作完成。
- 全校性講座辦理與文化走讀
- 全校性講座
111-2至112-1年度一共辦理8場全校性演講,講座主題含括小說、編劇創作、記者之社會書寫、影人映後座談、出版業界分享、文史編採、非虛構書寫、AI與人文之互動等講題。
時間 講者 題目
- 03/21(二)18:30-20:30 張俐璇老師(台大台文所副教授) 在通往字的道路上——談《出版島讀:臺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
- 04/25(二)19:00-21:30 王正方(演員)、侯雲舒老師(藝文中心主任) 《半邊人 Ah Ying》放映暨映後座談
- 04/18(二)18:30-20:30 林立青(《做工的人》作者) 非虛構的工具──林立青演講
- 05/04(四)18:30-20:30 皮國立(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兼所長) 跟史家學創作:我的讀寫感悟與日常生活
- 05/16(二)18:30-20:30 涂豐恩(聯經出版總編輯) AI時代的人文逆襲
- 10/12(四)18:30-20:30 陳雪(作家) 寫作課:陳雪給創作者的12道心法
- 10/26(四)18:30-20:30 簡莉穎(編劇) 創作心得分享,有效讓你交出初稿的方法
- 11/23(四)18:30-20:30 房慧真(記者) 命運交織的雨林:孵化創作的一次撞擊
- 文化/文學走讀
「走讀」為近年來相當蓬勃的戶外導覽形式,以既有導覽方式作為基底,側重於文史知識與生活地景的結合,將各點串連成特定文史軌跡。近年文化部更以「走讀台灣」為題補助、大力推廣此活動,111-2學期獲補助並舉辦3個場次,112-1學期則因計畫中止而停辦。
日期 主題 引路人
- 03/24(五)14:00-16:00 從刑務所官舍到華光社區:永康、金華街區文史散步 洪幸如(《島內散步》導覽員)
- 05/05(五)14:00-16:00 城東文化踏查暨台灣文學基地參訪 王品涵(路那)
- 05/12(五)14:00-16:00 從攝影文化中心到中山堂:北門城到西門舊址散步 施景耀(Kevin)沐育文化共同主理人